一、地震灾害概述
地震(earthquake)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毁灭性的大地震可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特点为如下:
1. 地震灾害的频繁性 我国地处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2. 地震灾害的多样性 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震、矿震等诱发性地震。
3. 地震灾害的地区性 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循活动性断裂带分布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好发地区。
4. 地震灾害的时间性 每日的凌晨和黄昏,每月朔、望日,每年3、8月份前后等,都是发震率较高的时段。根据历史资料分析,1290~1359年、1480~1730年、1880年至现在为地震活跃期。据分析,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是地震活跃时期。
5. 地震灾害的连发性 地震的发生往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水灾、海啸、冻灾、疾病等,形成地震灾害链。
6.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 强烈地震发生后,顷刻间大面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水源及食品污染,蚊蝇鼠虫等大量滋生,可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及暴发。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以来,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09次,20世纪我国发生M26级破坏性地震60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9次。1949年以来,发生7级及7级以上的地震49次,死于地震的人数达28万,倒房700余万间,每年平均的经济损失约为16亿元。
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生态环境破坏
1. 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道路阻塞,群众不得不喝坑水、沟水、游泳池水等不洁饮用水,并生活于露天之中。
2. 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普遍被破坏,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苍蝇大量滋生。
3. 人员伤亡严重,由于受条件限制,许多尸体只能临时就地处置,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尸体迅速腐败,产生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4. 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病人又缺乏隔离条件。
5. 当地各级卫生机构和群众防病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二)水源污染
1. 供水条件变化 地震后,城市集中式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泵房倒塌、管道断裂、供电与供水中断。分散式供水和农村给水有水井淤沙、井管错裂等,一般破坏程度相对较轻。
2. 供水水质恶化 震后厕所倒塌、粪便垃圾污物大量堆积、下水道堵塞、尸体腐败等,都能污染水源,导致饮用水水质恶化。
(三)食品污染
1. 灾民居住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2. 缺乏清洁水、食品、炊具和餐具,灾民家庭或集体起伙做饭在震后初期存在困难。食品、食品容器和餐具没有条件充分洗净、消毒,容易引起食品污染。多人共用餐具和食品容器,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和经生活接触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 运输和分发求援熟食品的车辆往往不是运食品专用车,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
4. 灾民家庭缺乏食品防护设施,食品易受苍蝇、尘土等污染。剩余食品再加热条件差,饮用开水困难。
5. 鼠害严重 地震区在震前有前兆反常现象,表现为鼠成群结队洞外活动频繁,在各种场所尤其是食品厂、库、店和居民家中,鼠与鼠迹显著增多。震后初期的建筑物多为简易棚,建筑材料和构筑物基本不具备防鼠作用,使鼠患严重,到处盗洞作窝,对食品造成污染和损害。
6. 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 灾后初期,会出现一时性食品短缺,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将超期、变质和伪劣食品在灾区销售。
7. 灾后初期,由于食品供应暂时紧张,还会出现以下食品卫生问题:
(1)灾区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被灾民食用。
(2)灾区甩出、抛洒、丢弃的食品较多,这些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在灾区有被食用的情况发生。
(3)灾区仪器缺乏,加之有些地区人民有采食野菜、野菇的习惯,野菜中毒和毒菇中毒也是地震灾区应该警惕的问题。
(四)媒介生物滋生
1. 蝇类滋生 震灾发生后,死亡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的食物及其他有机物质。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提供了蝇类易于滋生的条件。
2. 蚊类滋生 地震造成建筑物(包括贮水建筑与输水管道)大量破坏,自来水浸溢,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会成为蚊类大量滋生的环境。
3. 鼠类增殖 由于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损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条件。
(五)传染病流行
地震后,由于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短缺、居住条件被破坏等原因,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和流行。如唐山在7月28日凌晨开始地震后,8月1日至18日的累计肠道传染病(痢疾、肠炎)发病率约为10%(个别居民点甚至高达30%)同时,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干扰了一些正常免疫工作的开展,造成无免疫人群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主要的卫生应急措施
(一)抢救治疗伤员
地震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强烈地震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抢救治疗伤员是卫生部门,尤其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饮用水卫生措施
1. 选择临时性供水水源并加以防护 选择临时性水源的总原则是:先选用深层地下水,如有困难,依次选择泉水、浅层地下水、地面水。
2. 加强对临时性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 在地震灾害条件下,除修复的部分自来水外,临时供水措施主要有3种方式,即使用消防水龙带输水、用水车送水及用自备的取水工具分散取水。对这些临时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也是保证饮用水卫生的必要手段。
3. 预防尸碱中毒 在地震期间,大量人畜尸体经腐生菌腐化分解后(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污染环境和水源,可致尸碱中毒。为防止由于饮用被腐烂尸体污染的水而致中毒,水源周围必须彻底清除掩埋的尸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难于找到不致污染地下水源的适宜地点,需要对尸体及局部土壤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掩埋,可采用一层漂白粉一层尸体的掩埋方法,避免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4. 对水源水进行严格的净化消毒 饮用水消毒目前仍以化学含氯消毒剂为主。包括缸水消毒、井水消毒。其方法有直接投加法、持续加药法。
(三)加强食品卫生措施
加强食品的安全卫生,既是防范与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应注意加强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临时饮食供应点和街头食品的卫生、外援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严防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及霉菌毒素、寄生虫及其他昆虫、化学品的污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灾害过后恢复生产经营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修复,并报请卫生监督机构重新进行卫生审查,经许可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在灾害袭击的非常时期,在不引起急性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基础上,要保证灾民吃到基本安全的食物。对于被污染食品就掌握其一般处理原则,即把未污染和受到污染的食品分开,未污染部分可供食用,污染部分按查明情况分别处理。
(四)加强环境卫生措施
包括灾民临时居住地建设和居住卫生、简易厕所的修建和垃圾粪便的收集处理、尸体的卫生处理等。
尸体处理可能是地震灾害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尸体处理要做好喷、包、捆、运、埋5个环节。
1. 喷药 扒挖尸体与喷药紧密结合,尸体上可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来吸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硅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之类的臭气,或喷洒3%~5%的来苏水。效果较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消毒。鉴于尸体是感染的隐患,WHO建议尸体用石蜡浸泡后,主地焚化,以避免疫情的发生。
2. 包裹 用包装物包尸体头部,后用覆盖物包整个尸体,或装入塑料袋扎口。有条件时可用标准化的专用尸袋。
3. 捆紧 将包裹后的尸体最好捆三道(头、腰、腿部),便于移运和以免尸臭散发。
4. 运出 要用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车辆,将包捆后的尸体及时运走,避免在市区内影响环境。在尸体装车前,要先在运尸车厢垫一层砂土或塑料布,防止污染车厢。
5. 埋葬 在市区外选择好埋尸地点,在不影响市容环境和不污染水源的条件下,将尸体深理地下1.5~
(五)传染病控制
1. 重建疾病监测系统 监测的内容包括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其他主要疾病发生情况,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的数量等。
2. 重建安全饮用水系统。
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媒介控制。
4. 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5. 落实应急计划免疫。
(六)健康教育
应组织编印卫生宣传资料,宣传灾后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应急措施及要求,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和多种形式(黑板报、宣传画、演出、讲课等)宣传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力争提高灾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卫生行为形成率。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新闻
- ⋅西藏结核病重大专项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2023-04-14
- ⋅中疾控: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2023-04-10
- ⋅世卫组织警告: 南欧可能会出现这些病毒2023-04-07
- ⋅世卫组织:全球出现新的新冠奥密克戎变体2023-04-03
- ⋅中山市发现1例H3N8禽流感病例,H3N8病毒是什么?2023-03-30
- ⋅世卫组织修订新冠疫苗接种指南:高风险人群应续打加强针,健康儿童及青少年非必需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