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公共卫生保护神——市疾控中心成立六年成就回顾

日期:2009-09-08 00:00     来源:自贡日报     科室:熊心权     阅读:3611
字号:
分享:

  人们都说,因为“非典”疫情成就了今天的疾控事业,也因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自贡市疾控中心才有今天如此崭新的面貌。

 

  是的,2003年成立的自贡市疾控中心,积淀了拥有50余年历史的自贡市卫生防疫站几代疾控人扎实工作默默耕耘的成就,承载着新的职能和使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得益于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中心党政“一班人”带领着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借助国债项目建设的东风,在加强能力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上下功夫,勇于奉献艰苦奋斗,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使中心多项业务名列全省市州前茅。

 

  自2003年以来,我市传染病发病率连续6年低于全省水平,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65岁,共处置各级各类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7起。同时,中心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事件中表现突出,获得国家、省、市多项荣誉,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自贡设市70年到来之际,自贡市疾控中心向党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文化建设练精兵 优秀队伍展风采

 

  中心党政领导深知要带出好的队伍,观念和意识至关重要,因此长期坚持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开展思想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精神风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并将其真切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学先进、讲奉献,建设中心文化,营造文明高效的优质服务环境;在党支部内开展“争优创先”、扶贫帮困等活动,促进细胞建设,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增强广大疾控人“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信念。

 

  中心坚持以中心精神塑造中心文化,以中心文化培养优秀职工,以优秀职工创造优特服务,以优特服务推进中心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建设思路,结合疾控职能履行,在职工中心确定了突发应急军事化、内部管理目标化、对外服务规范化、技术工作标准化、环境卫生优美化、仪表仪容礼仪化等中心文化建设的内容。并围绕这些目标,组建各种业务学习小组、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小组,组织突发事件演练、技能练兵、体能训练、文艺汇演等形式活跃的文化与业务相结合的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团结奋进的工作气氛,培养职工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风貌和职业品质。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中疾控战士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诗篇。成立六年的疾控中心连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省委表彰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卫生厅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省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卫生部表彰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省卫生厅疾控系统先进集体和卫生应急先进集体以及市卫生系统“四好领导班子”等集体和个人荣誉136项。

 

  制定发展策略目标 有效履行疾控职能

 

  中心成立之初就提出“做响、做亮、做精、做强”的发展战略。即:做响疾控中心的知名服务名牌,建立完整的、富有特色的疾病预测预报系统;做强公共卫生的主要业务,增强和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检测及处理能力;做精卫生监测检验的项目,实验室达到国家或省的认可标准;做亮职业病、慢性病、传染病和健康教育等特色服务项目。2004年,国债项目落脚中心,2006年完成了疾控业务大楼建设,同年中心整体搬迁。中德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德国政府贷款的卫生检验设备对新建成的中心实验室装备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硬件建设的到位,推动了中心大步迈进。在围绕大目标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制定切实可行的每年工作思路,中心各个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并围绕建立全市科学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基层疾控工作规范,目标逐步得到实现。

 

  实施现代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要有效控制疾病,快速准确应对突发疫情及公共卫生事件尚需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此中心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制定了救灾防病、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呼吸道传染病等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方案十三个。从抓传染病预监预报、疫情监测月分析、突发疫情分析等措施上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其目的是在疫情到来前作出预警,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阻止和减弱疫情的发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市、县、乡的150余个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点,各级均可对辖区传染病疫情实施实时网络全天候监控。传染病预报信息可以在网上实施点对点交换,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2003年以来,全市共处置非典、猪链球菌病、不明原因肺炎、钩体、狂犬病、乙脑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起。

 

  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逐步形成,使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2005年的40多起下降至2008年的4起;非典、禽流感、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逐渐建立和完善,提升了这些疾病应急处置能力。惊天动地的“5.12”大地震,中心先后派往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和彭州市共6批140人次参与灾区卫生防疫任务。在52天的救灾防病工作中,积极开展应急救灾防疫,协助灾区逐步恢复起适应当地实情的防疫系统,责任区域未发生传染疫情,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中心多次被省委、省政府及省卫生厅评为优秀党组织及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先进集体。

 

  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疾病,特别是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更赢得了国际上的支持,中心连续6年完成中英合作项目,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综合防控机制,使我市艾滋病监测范围不断扩大,健康干预的人群不断增加,各项关怀进一步落实和实施。结核病防治工作更是上了台阶,6年多来共治疗肺结核病人近15000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地方病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主动配合下,2008年自贡市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免疫规划作为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人类消灭天花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市免疫规划疫苗继续保持了高接种率水平,2004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常规免疫,2008年又实施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并先后启动了控制乙肝和消除麻疹行动。目前,通过预防接种控制的疾病已由5苗防6病扩展到14苗防15病,免疫规划进入了一全新时代,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取得了丰硕成绩,控制乙肝和麻疹消除已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效,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已降至1%,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同时,我市已12年无白喉发生,百日咳、乙脑、流脑等疾病降至非常低的发病水平。

 

  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控制相关事件与疾病的发生

 

  保障食品、水质安全

 

  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和水的安全,是疾控中心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心建立了食品行业、公共场所环境、日常卫生用品、生活饮用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监测工作规范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控制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水质安全。为了提升水质和食品安全的高质量检测水平,为及时控制突发事件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持,中心2004年完成了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全面提升中心微生物及卫生学检验检测能力,截至目前,中心已建成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理化检测重点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检测重点实验室,成为食品和水质卫生安全监测的强有力技术支撑。由于检验检测能力的提升,去年,中心实验室成为全省“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主题检测平台”五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哨点实验室之一,推动了检测检验能力的发展。中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在控制水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以来,成功处置水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45起,有效地控制了事件的发展,保护了百姓的健康。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中心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开展工作,高效履行职业病防治职能,制定了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为一体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策略和对策。2003年获得职业病诊断资质后针对我市工业城市的特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加大投入,通过人员培训、进修、能力建设等,2005年取得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职业健康检查资质,2007年被卫生系统确定为重点专科,2009年成为省首批职业病重点监测哨点。

 

  职业病预防控制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提升了我市职业病预防控制能力,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日常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我市职业病预防与控制搭建了较为坚固的防线。中心建立了1000余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坚持日常监测与有毒有害因素控制;完成每年6000余人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受理2628例职业病诊断申请,使全市672多名劳动者获得了政策性工伤赔付,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认证认可获资质 检验检测上水平

 

  狠抓质量控制资质认可,是提升检验检测水平的最好手段,在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保障的同时,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是保障中心业务工作开展和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心成立后把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04年至2005年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国家实验室认可、省级计量认证、省级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认证、省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和省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认证等7项资质认证,中心的疾病诊断和快速检测检验能力显著提高,检验检测项目由中心成立时的110项增加到现在的437项。开展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监测,进行传染病病源学分离鉴定、疾病危害因素实验室诊断、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与鉴定和毒理学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和健康相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中心已建成艾滋病确证、食源性传染病病原菌监测、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四个重点实验室,其中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食品安全与水质检测实验室已成为覆盖川南的中心实验室。

 

  在抓好重点疾病防控、控制健康危害因素、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控、学校卫生等工作也相继得到大的发展:覆盖城市社区、学校、医院、乡镇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以制定规划、开展大众媒体健康教育、制作传播材料、技术指导到位等方法开展城市、农村、学校、公共场所、烟草控制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建立全市慢病防治网络、开展重点人群健康干预、引进健康管理新模式等开展慢病防控业务;加强学校传染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指导,建立学校传染病监测管理机制,建立学生体质监测机制,控制学校传染病等的发生等。中心成立6年来,全面有效的履行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七大职能。

 

  人才队伍促发展 科研教育结硕果

 

  “科技兴中心,人才促发展”始终作为中心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策略,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研技术水平决定着全面履行疾控职能的质量,中心成立之初即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管理机制、后备干部管理办法、业务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制度等系列制度办法,几年来,中心先后引进本科毕业生15人,研究生3人,送培在职研究生3人,通过人才引进和岗位激励等系列制度和办法的落实,优化了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了业务技术潜力,使中心的人才队伍、学历和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了根本改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

 

  良好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开发机制的建立,使中心科研教育工作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每年投入30万元支持科研教育,每年保持2-3个在研课题,3-5个新技术项目。2003年以来,申报市科技项目4项,已获4项市级科研成果,3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获得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市卫生系统新技术项26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管理项目奖2项,发表论文72篇;参加省级学术团体16人,现有省计量认证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专家4人,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员14人。作为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拥有兼职教师20人,年带习学生50人。

 

  回望走过的路程,疾控人为能经历一个个突发事件、应急疫情,经受住各种能力的考验,建立起今天这样的规范化运行机制,取得如此多骄人的业绩,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这些成绩凝聚着几代疾控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也实现着疾控人永远不变的追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人民健康”!

 

专题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