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气温逐渐升高,日夜温差加大,“五一”小长假人们外出与聚餐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大,肠道传染病和消化道相关疾病亦逐渐进入流行季节。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较多。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但≤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出现手足口病相同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避免传播他人。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的衣物。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细菌性痢疾 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粘胨状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中毒型症状。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易借助食物造成集体性暴发。学龄前、小学生及青少年是主要发病对象。随着气温升高和进入夏秋季,菌痢的发病将会逐步上升。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托机构和学校要加强晨检,及时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其他感染性腹泻 是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临床上表现为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预防措施同细菌性痢疾。
食物中毒 包括细菌性、动植物、毒素、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尤为常见。该病发病特征常表现为发病人数多、病例集中、涉及面广和来势凶猛等,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共同的饮食史。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提醒市民无论在平时和节假日或外出旅游时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食用生、半生海产品、无证食品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在家庭聚餐、办酒宴活动中应注意操作卫生,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餐饮业、集体单位食堂要把好食品质量、食具消毒关,规范食品操作规程,提供清洁、卫生、合格食品,防范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春夏季也是各种野菜的生长旺季,一些市民在闲暇之余到田间地头、公园草地等处采摘野菜回家食用。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采摘野菜时,一定要注意附近是否有禁止采挖野菜的提示牌。不要在刚喷洒完农药的地方采摘野菜,避免农药中毒。不要采摘不认识或没吃过的野菜。采集野菜后,在食用前要做到认真挑选。加工野菜时,坚持一洗、二烫、三削、四泡、五存、六涤的方法,减少农药残留,防止食物中毒。如果在食用野菜后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同时注意保存剩余食物和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样本,以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