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本市气候已表现出气温适宜、春暖花开的特点,同时常会伴随春雨或连绵阴雨天。广大市民可能会选择“春游”、“聚餐”,也同时值得注意此时也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
随着近期全国新冠感染者数均处于高位,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人们在生活、学习、外出时,应注意新型冠状肺炎防控,同时加强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狂犬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
新冠疫情防控
由于近期本土病例聚集,中高风险地区不断增多,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者及时接种。广大市民要继续提高警惕,绷紧疫情防控弦,及时关注国内疫情变化,外出及时有效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免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是由肠道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的一种极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因食用不洁食品或饮用污染的水源或不良卫生习惯而导致感染发病,在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聚集或暴发的风险较大。
学校及幼托机构要切实履行疾病防控的主体职责,认真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加强校内食堂、环境卫生管理,一旦发现疑似腹泻或呕吐聚集现象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院和县区疾控机构进行报告,广大市民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但≤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避免传播他人。在手足口流行时,家长和孩子要做到“洗净手、喝热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幼托儿童发病后要隔离满才可返校。
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多见于犬、猫等动物。天气转暖,动物陆续进入发情期和换毛期,性情狂躁,容易伤人。
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达100%。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咬伤传播,但也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污染被感染动物的唾液而传播。无论何时何地,一旦被狗咬伤,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并及时到防疫部门接种狂犬疫苗。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呈向心性分布的皮疹,可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有红晕,皮疹和结痂可同时出现,皮疹愈后不留瘢痕。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以学龄和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病程一般10天左右,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为避免水痘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传播,发病期患者需要接受隔离,至痊愈后方可复课,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接种水痘疫苗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预防方法,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也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本病常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多见,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该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颌下腺、舌下腺、睾丸、卵巢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引起化脓性炎症病变。
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部疼痛、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周身不适,进食酸性食物后耳部疼痛加剧。主要发生在1-15岁, 尤其5-9岁的儿童多见;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由于该病以呼吸道传播,患者尤其是在患病后应尽量隔离治疗至痊愈,避免传播给其他人。避免与患者接触和接种腮腺炎疫苗均为有效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