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疾病预报

日期:2023-07-27 08:58     来源: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室:疾一所     阅读:7516
字号:
分享:

  八月正处三伏中的中末伏,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且经常雷雨交加,而雷雨过后,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亦会频繁出现。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手足口病、食源性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钩体病疾病也不容忽视,在此市疾控中心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预防。

  手足口病  是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此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亦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在手、足、口、臀部出现丘疹、疱疹。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食源性疾病  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常见的病原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细菌。临床上主要特点为潜伏期较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食源性疾病主要流行特征为:发病突然、病例集中,可呈散发或家庭多例感染,或在学校、幼托等集体用餐单位以集体性食物中毒形式表现。各食品行业单位、食堂、快餐公司要把好食品卫生关,提供清洁、卫生、合格食品,预防集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家庭聚餐应注意食品安全,防止生熟不分,污染食品,防范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勿随意采食和购买野生蘑菇,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在这一季节,市民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半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  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由肠道病菌引起的红眼病居多。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病程27天。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如游泳池水等)引起暴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传播。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公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流行期间,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游泳池要加强对游泳人员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俗称“打谷黄”或“稻瘟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鼠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寒热酸痛身乏(三大症状);红眼腿痛淋巴大(三大体征)。预防上重点是管理猪、狗及灭鼠等,尤其是猪要圈养远离水源,防止粪尿外溢;食物要防止鼠尿污染。二是要尽可能的不接触或少接触疫水,注意自我保护。在湖区稻田里,割稻前应尽可能放干积水,或者在收割前3-4小时,向稻田内撒些生石灰、草木灰等,以消灭钩体,然后才下田劳动, 尽量穿着长袖衣、长裤,并扎好袖口裤口,防止皮肤损破,减少感染机会;劳动中如有皮肤割损受伤,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洁消毒。三是管理好水源,防止被污水污染。人畜使用的水源应分开,养成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专题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