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疾病预报

日期:2023-08-31 10:37     来源: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室:疾一所     阅读:4788
字号:
分享:

  金秋九月,我市各中小学校已陆续开校,庄稼进入收获时节,9月还将迎来中秋假期人员流动频繁,关注新冠病毒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疾病,市疾控中心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预防。

  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传染病。它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对于普遍人群来说,均易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家庭、单位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注意常通风,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遵守咳嗽礼仪,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以学龄和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病程一般10天左右,从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全部结痂前都有传染性。因此,需对患者进行适当隔离,学校和幼儿园可通过对学生每日晨检的手段及早发现水痘,患病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应尽量隔离治疗至痊愈后复课,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同时市民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等方式进行预防,接种水痘疫苗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预防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本病常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多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该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颌下腺、舌下腺、睾丸、卵巢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引起非化脓性炎症病变。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部疼痛、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周身不适,进食酸性食物后耳部疼痛加剧。主要发生在115, 尤其5-9岁的儿童多见;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由于该病以呼吸道传播,患者尤其是在患病后应尽量隔离治疗至痊愈,避免传播给其他人。接种腮腺炎疫苗可以预防流腮的发生。

  手足口病  是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此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亦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在手、足、口、臀部出现丘疹、疱疹。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勿让儿童接触脏水;公共场游乐设施及时消毒。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食源性疾病  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临床上主要特点为潜伏期较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食源性疾病主要流行特征为:发病突然、病例集中,可呈散发或家庭多例感染,或在学校、幼托等集体用餐单位以集体性暴发形式出现。预防集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各食品行业单位、食堂、快餐公司要把好食品卫生关,提供清洁、卫生、合格食品。家庭聚餐应注意食品安全,防止生熟不分,食品污染,勿随意采食和购买野生蘑菇。个人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半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虫媒传染病  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热、鼠疫、疟疾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其中乙脑和登革热均为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乙脑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疼、呕吐、嗜睡等症状。接种乙脑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也是防蚊灭蚊,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蚊虫叮咬。


专题专栏

更多+